1、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2、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4、第九单元 溶液
5、第九单元 溶液
6、第九单元 溶液
7、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8、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9、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10、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11、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一、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关于金属的使用,也许你已有不少经验,如知道铁锅可以用来炒菜、做饭,铁丝、铝丝和铜丝可以导电,也可以弯曲等。图 8-2 所示是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属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还具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红色,金呈黄色。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如表 8-1)。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合金材料。你也许会认为,钢的性能比生铁的好,是因为钢是很纯的铁。其实,钢是含有少量碳及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的铁合金。就像厨师在炒菜时那样,他们常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并使菜的营养价值更高。如果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生铁和钢就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除了含碳,生铁中还含有硅、锰等,不锈钢中还含有铬、镍等。由于在纯金属铁中熔合了一定量的碳、硅、锰或碳、铬、镍等,组成发生改变,合金性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例如:纯铁较软,而生铁比纯铁硬;不锈钢不仅比纯铁硬,而且其抗锈蚀性能也比纯铁好得多。因此,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铁,而是铁的合金。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适合于不同的用途。因此,金属材料中合金的使用更加广泛(如图 8-4、图 8-5)。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几十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或纯金属与非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表 8-2 中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钛的密度仅为 4.5 g/cm 3)、可塑性好、易加工、机械性能好等。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器、船舶、化工设备、通信设备和医疗(如图 8-6)等。
我国的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中使用了多种金属材料,凝聚了许多劳动者的智慧。例如,我国研发人员克服了工艺控制上的重重困难,生产出了厚度仅为0.015 mm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如图 8-7),实现了高精尖设备制造的创新性突破。又如,火箭发动机上的金属焊接是项极其精细的工程,要完成焊接,焊接工不仅要有高超的焊接技术,而且要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如图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