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2、第五章 认识大洲——第二节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3、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
4、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二节 中东
5、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三节 欧洲西部
6、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7、第六章 认识地区——第五节 极地地区
8、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一节 日本
9、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二节 美国
10、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三节 澳大利亚
11、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四节 巴西
12、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五节 俄罗斯
13、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第五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探索:了解亚洲复杂的自然环境
阅读下面的世界之最,思考:
1.除下面列出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自然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2.在你知道的世界之最中,有多少位于亚洲?
世界之最:
最大的洲:亚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年降水量极大值:印度的乞拉朋齐
世界上最大的洲
学习指南:
1.你能说出亚洲的地理位置吗?注意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亚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阅读提示:各地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等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亚洲上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大洲。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包括所属岛屿在内,陆地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比4个欧洲还要大,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
阅读: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从南到北纵贯亚欧大陆。18世纪初,俄国地理和历史学家塔季谢夫通过长期对乌拉尔山脉的考察发现,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河流流往东、西两个方向,东面和西面的河流流域内的动植物有明显的区别。例如,西面河流里的鱼多为红色,而东面河流里的鱼多为白色。根据乌拉尔山脉的地理位置及其东西两个地区存在的各种差异,塔季谢夫提出将乌拉尔山脉作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后来,他的这个提法逐渐被人们认可。
亚洲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亚洲多半岛和岛屿,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
在亚欧大陆东面和东南面广阔海洋上,自北向南分布着一系列弧形群岛。这一带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发生。
落在汽车上的火山灰:火山爆发后,一名日本男子在清除汽车上厚厚的火山灰。
地势起伏大 河流众多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在各大洲中地势起伏最大。
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十几座高峰全在亚洲境内。亚洲地势中部高耸,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耸立于亚洲的中南部,构成亚洲地形的“屋脊”;四周地势较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大洲,长度10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0多条,所以亚洲被人们称为"巨河之洲"。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分别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亚洲内流区域面积广大,约占其总面积的40%。亚洲中部的锡尔河、阿姆河都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亚洲湖泊众多,在湿润气候区多为水量丰富的淡水湖,而在干燥气候区多为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咸水湖。
阅读: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咸水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周围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使湖水盐度高于普通海水七八倍,因而浮力很大,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很轻松地浮在水面上。由于含盐量很大,湖水中除细菌外,水生植物和鱼类都不能生存,沿岸树木也很少,故称“死海”。
死海湖面上空经常是艳阳高照,空气清新,含氧量高,而且湖水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人们相信,涂抹死海湖底的泥有减轻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和美容的作用。因此,死海成为疗养度假胜地。
近年来,死海的主要水源约旦河河水被大量用于灌溉,流入死海的河水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担心若干年后死海会干涸,变成一片盐渍地。
死海湖水含盐量很大,以致沿岸的岩石底部都是结晶的盐粒。
死海浮力很大,人们甚至可以浮在水面上悠闲地读报。
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大陆东西宽广,内陆距海岸最远超过2500千米;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很大。受纬度高低、距海远近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大陆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这种海陆分布形势,使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夏季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较多;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少。由于降水不稳定,该地区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阅读:印度的雨季和干季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可分为雨季和干季。6—9月,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10月至翌年5月,风从内陆吹向海洋,降水极少,形成干季。
印度雨季:经历炎热少雨的干季后,雨季终于来临。滂沱大雨中,印度孟买街头的小男孩高兴地把雨伞抛向天空。
印度干季:干季时,印度的部分河流干涸,河床露出地表。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其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春秋季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